礦井安全與地質構造 |
|
來自網絡- |
2015-06-23 09:30 |
|
|
(一)地質構造:地質構造常出現巖層滑移,圍巖破碎等特征,因而地質構造帶往往是發生頂板、透水、瓦斯事故的地段。 1、褶曲構造:由于巖層受到構造應力的作用,地殼的水平運動是造成構造的地質條件。單一巖層受構造應力的作用,不同部位會產生一系列的裂隙、小斷層、節理等內部小構造。特別是在褶曲軸部往往烈隙、節理發育,煤層暴露后吸水脫落,同時其軸部產狀變化急劇,回采中不易支護,易發生片幫及冒頂事故。其次褶曲軸部煤厚度易突變(變厚或變。⊙劬蜻M時易發生煤層跨落堵人事故。 2、斷層:斷層廣泛發育于不同構造環境中類型很多,斷層活動總會在產出地段的有關地層、構造、煤層反應出來。在礦井生產過程中,常遇到許多不同性質的斷層,其破碎帶大小不一,對圍巖破壞程度也不同;同時常在斷層兩旁產生牽引、揉皺、擠壓等現象,導致煤層突增或壓薄,煤層突增處易產生煤層偏冒、跨落堵人事故。還有一些頂斷底不斷及底斷頂不斷的小斷層及小斷層及小斷層間滑動構造部位,由于受到構造應力的作用,圍巖易脫落,且脫落面積較大,沒有預兆,采空后頂板來壓較快,是產生頂板事故的地段。 工作面斷層過壓時,正確推斷斷層的性質、斷距,及時留設斷層煤柱,是防止透水及瓦斯事故的關鍵。 3、從瓦斯賦存與構造關系規律看,褶曲軸部往往是瓦斯富集帶,為此正確預測褶曲軸部位置對防止瓦斯突出而引起的事故也是至關重要的。 | |
本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站未注明“作者為:普工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來源”“作者”,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作者:普工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2、 如本站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