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捐別墅贈鄉親 |
|
來自網絡- |
2014-05-07 08:24 |
|
|
據悉,1993年,20出頭的唐果和妻子蔣培翠離開家鄉,遠赴云南一家建筑公司打工。后來,唐果開始獨立承包工程,并創建了自己取得建筑項目總承包資質的企業。2008年,唐果組建了集團公司并出任總裁,轄20多個子公司,涉及建筑、物流、影視等多個行業。 致富思源,唐果和妻子蔣培翠決定捐出3000萬元巨資回報家鄉,為父老鄉親修建69套別墅式新村,讓父老鄉親告別低矮簡陋的土坯房,像他倆一樣住上寬敞明亮的小洋樓。 3000多萬元,69套別墅,這在不少人看來,都是不可思議的。對于家鄉的回報,有多少富人有這樣的心胸。或許他們回鄉創業,投資幾千萬甚至上億元辦個廠,也算是回報家鄉,可是這樣的回報有沒有別墅如此直接呢?恐怕還真的很難說。 改革開放35多年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已經基本實現了的,達到了改革的階段性目標,而最終目標應該是共同富裕,這其中就有“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然而近些年來,貧富分化卻越來越嚴重,行業差距、地區差距、城鄉差距等越來越大,尤其是制度上的設計導致這樣的差距被固化。因此,三中全會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破除這樣的體制性障礙,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讓每一個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不過,推動這樣的改革可相當不容易。“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更難”,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仍然十分頑固而強大。按照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的分析,目前至少有三大利益集團:一是以官員權貴利益集團;二是壟斷企業利益集團;三是房地產和自然資源利益集團。這三大集團,無論是已經取得的利益和制度安排,還有地位、話語權都已經到了一定程度。 再來看看我們這位慷慨解囊的打工仔老板,足以令這些方面汗顏。首先來看房產商們,他們這些年吃著穩賺不賠的“暴利”,房價不斷瘋漲,已經將我國經濟和社會推到了火山口。他們是建了不少房屋、別墅、豪宅,可都是從中攫取大量利潤的,從來少見他們給農民、鄉親以捐助,而還是想方設法要把農民趕上樓,拿他們的地,賺他們的錢,就連應該給的農民工工資都有拖欠的。這些人可以把豪華別墅贈送給貪官們,也絕不愿意拿一點贈送給農民,哪怕是自己的鄉親。看看那些地產大佬縱橫經濟、社會形勢,有誰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其次再來看看一些地方政府,也只是爭著忙著與農民爭利,如果說建了房,那個安置房,質量有多好,水平有多高,和他們從農民手里土地得到的回報相比,實在大相徑庭。 不要怪我們這個社會仇富,實在是我們的一些富人們不咋地。有了錢就不可一世,玩弄權力、玩弄道德、玩弄法律,“三亞海天盛筵”、“富豪相親”的糜爛,“農民工討薪難”、“血汗工廠”的貪婪,“行賄”、“造假”、“欺騙不講信用”的骯臟,又有什么地方值得人們尊敬。在你的血液,找不到道德,找不到愛心,只有一顆“金錢”的心。 沒有誰仇恨“取之有道”的財富,沒有誰仇恨“公平制度”下的財富,真正的人也并不是僅僅為了財富而活著。錢財乃身外之物,如果這個社會對你來說,只是一個無限索取的地方,那么你最終也將如空空皮囊,沒有靈魂,任人唾棄! 而更讓人值得警惕的是,在未來改革的路上,一些既得利益者不但不會有回報社會的良知與責任,更會千方百計阻撓改革,不讓人們自己去奮斗去致富。 | |
本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站未注明“作者為:普工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來源”“作者”,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作者:普工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2、 如本站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